文章出处:洁普智能环保 发表时间:2017-11-22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垃圾总量不断攀升,“垃圾围城”的困境成为悬在很多城市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垃圾分类无疑是破除围城困境的有效方法。因此,建立一套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回收利用的完整法律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及不履行责任的处罚办法迫在眉睫。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
垃圾污染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如何对其清理回收、无害化处理再综合利用,是一道环保课题,也能够将垃圾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既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又可以减少污染,消除“垃圾围城”的困境,是公认的科学处理垃圾的好方法。
垃圾分类,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试点过多年。一个大城市,从2000年开始就探索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并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据说离“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垃圾分类问题引发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垃圾分类尽管已经试点多年,可仍在“原地踏步”。
“我们现在垃圾分类存在的难题,主要是民众的环保意识还未完全唤醒。”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文超博士表示。
我们认为,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愿意随意丢弃电池、灯泡等有害垃圾,主动尽己所能做到“分类”。但落实上“后一米”的不畅通,往往就会导致这样的尴尬:攒了一大袋旧电池却找不到回收之处,后不得不怀着无比愧疚的心情丢入生活垃圾箱。
有专家总结指出,许多城市试点垃圾分类结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抓落实。分类垃圾箱摆了,免费垃圾桶发了,标语口号贴了,市民要么不知道如何分类,要么看着自己分好的垃圾又被清运工人混装在一起。
一位业内专家深有感触地说,有的垃圾分类设备看上去很“智能”,实际上很复杂,普通居民扔个垃圾不仅要扫码,还要输入验证码,程序繁琐,像“考试”一样,无形中ti gao了居民使用的门槛。“垃圾分类工作的公共服务属性很强,完全依靠市场调控与个人道德,不太现实,更需要政府政策倾斜。”安徽一家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负责人说,“当地垃圾分类还差哪个环节,政府可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企业去‘补差’。”培育和发展垃圾终端处理产业,逐步实现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多元化、设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用市场手段推动垃圾强制分类也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多数都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并有相关的法律约束。如日本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有着十分严格而细致的规定,而且不同地区和街道也有着各自更为具体的规定,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当前,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则,赏罚结合,让公民自觉的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还应创造条件方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在推广的同时,应该大力扶持资源回收产业,研发新的垃圾处理技术,推广成熟的资源回收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终实现垃圾末端处理的真正“分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洁普智能环保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worldcupweek.com/industry/747.html
上一篇:取快递纸箱留在回收台
相关文章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