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洁普智能环保 发表时间:2017-09-04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垃圾分类,在无害化的基础上推进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利用。然而,尽管一些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推行多年,效果仍然不佳。随着垃圾分类强制制度在各地的逐步落地,兴许以后,垃圾分类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曾经设想过地球被垃圾包围的景象。影片中,地球遭到了人类的破坏和遗弃,成为一座巨大的垃圾场,清理型机器人瓦力每天忙着将各种垃圾进行分装,工作量巨大。显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园真的变成垃圾。
垃圾分类强制制度势在必行
垃圾分类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法治精神、环保意识、自律意识等密不可分。垃圾分类有助于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绿色生活的风气,以及抵抗铺张式的生活消费。
然而,说到垃圾分类,一直以来,给民众的感觉总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垃圾分类看似民生小事,却是涉及一个地方“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城市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件大事,更关系到生态文明构建及绿色可持续发展。
不过,一种良好社会行为规范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垃圾分类的落实,也不能光靠鼓励引导。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政府也逐步采取强制措施。
今年3月,按国办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前,我国将在46个城市先行试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届时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35%以上。这是在国务院层面次明确提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强制”二字意味着,垃圾分类不再只是鼓励和引导,而是“必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gai shan,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建立长效机制,打好持久战
需要认清的是,垃圾强制分类并非单纯的管理命题。比如,此前广州的管理规定就有罚款制度,但效果并不明显。强制分类的管理之余,重点还是如何在引导居民科学分类,并提供更多的服务对接,比如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基础投入,抓好清运对接,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居民的积 性,比如一些城市推出可回收垃圾有奖积分、可回收垃圾冲充物业费等,都是不错的尝试。
垃圾分类要管更要治,智慧还在立法之外,需要从长期性、系统性的角度来寻求方案与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体系,管治并举,打好持久战。
中国洁普也认为,广泛的基层宣传、指导和监督工作缺一不可。要通过立法和强制手段,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弘扬对社会责任的共同担当。要鼓励人人参与、人人自觉,使垃圾分类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使这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坚持下去并越做越好。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局面下;在强化组织领导,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协调联动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宣传动员到位,形成推动垃圾分类处理的强大合力下,中国的垃圾分类会再上一个台阶,定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增强源源不断的内“动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洁普智能环保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worldcupweek.com/industry/440.html
上一篇:扔垃圾是一门“技术活儿”
下一篇:河南多个村庄开设“垃圾超市”
相关文章
在线留言